1 植物形态
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达10 m,胸径30 cm;树皮灰色,粗糙;嫩枝绿色或紫绿色,后变褐色及灰褐色。单叶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纸质,长3~5 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心形,3~5深羽裂,裂片具不整齐的缺状重锯齿,羽状脉或基部三出脉,两边近无毛。花杂性同株,伞房花序,顶生。果连翅长2.5~3 cm,核两面突起,表面有细脉纹,两小果略张开,翅近直立,内缘多重叠。花期5~6月,果9月成熟。
2 利用价值
茶条槭的叶中含有没食子酸,可广泛用于医药、化工、食品、轻工、印染、军工等方面,尤其在医药上对治疗肝病有特效,目前每吨销售价格在20万~30万元。其木材可做细木工,叶可代茶叶用,其经济价值极大。茶条槭人工栽培起步晚,仍处于野生状态,给茶条槭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,因此对茶条槭进行人工栽培和天然林改培为专用经济林已迫在眉睫。
3 人工栽培技术
3.1 采种
种子可于9月份采收。采后种子可直接播种或干藏,待翌春播种。
3.2 育苗
春播前30~50 d,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,将种子水浸24 h,消毒后混湿沙,种子与湿沙体积比为1∶3,置于5~10 ℃下保持温度,约40~50 d发芽,即可播种。开浅沟条播种子,覆土2~3 cm ,镇压。
3.3 田间管理
出苗后待苗高10 cm左右进行1次间苗,及时进行人工除草和追肥,适时灌溉,保持床面湿润,当年生苗高可达70~80 cm。
3.4 定植
一般2年生时出圃栽植,容易成活,通常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,可片植、丛植、带植,提前1 d挖穴,施足基肥,浇透水。起苗时不伤主根,移栽时使根系舒展好,不窝根,再添土踏实,然后浇水培土。
4 天然林改培专用经济林
选择茶条槭分布较多的林地,对其它树种有选择地间伐,使茶条槭成为优势树种,同时在林地上人工栽培茶条槭。
4.1 选择良种
茶条槭15年生以内的叶部的没食子酸含量较高,而16年生以上树的叶部的含量明显下降,应选择15年生以内的优良树种加以保护和扩大繁殖,并用之培育苗木,营建茶条槭经济林。
4.2 整地及造林
在造林前1年的秋季,进行块状整地,规格为50 cm×50 cm×30 cm,造林时株行距采用2.5 m×2.5 m和2.0 m×2.5 m。
4.3 适时除草、施肥、人工整枝
5月用人工或用化学药剂除草,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喷施叶面肥,促进树木生长和提高鲜叶产量。调整枝干比例,达到多分枝、多产叶。
5 树叶采收与贮运
夏季或秋季进行,夏季采收叶量以整株树叶的1/3到1/2为宜,以保持其正常的生理作用。秋季应适时全株采收。采叶要在天气晴朗无雨,无露水的下午进行,采后立即摊开晾晒,干后收集装包,贮藏。在此一系列工作中,防止叶片淋雨、水湿,以免发霉或腐烂。